嘉興:自主創新 自費創業
轉自《經濟日報》
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硅板通常是藍色的,但在嘉興,記者看到了黑色的太陽能電池板。
“普通多晶硅板是藍色,太陽能光電轉化率為17%;而我們生產的黑硅板,因為吸光多、反射少,所以是黑色,轉化率高達18.3%,創國際最高紀錄,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夏洋向記者介紹,黑硅板是用他們自主研發的等離子注入設備(PIII)和原子層沉積設備(ALD)制作的,PIII和ALD設備廣泛應用于科研和生產,原本主要依賴進口,自從他們掌握了核心技術,將此設備徹底國產化后,在市場上廣受歡迎。“我們的價格是國外同類產品的1/2到1/3,性能還超過他們。該設備在實驗室階段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這一設備的核心技術是國家重大專項的成果,為了將其產業化,中科院微電子儀器與設備工程中心和美國華裔微電子設備制造團隊于2010年12月共同成立了嘉興科民電子設備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已成功申請專利25項,并成功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夏洋等5人組成的核心創業團隊,在科民公司投入的不僅是技術等無形的智力資產,還有真金白銀的200萬元資金。在嘉興,像他們這么做的創業團隊還有不少。
“真金白銀的投入,取決于科技人員對自己成果的自信。中科院的科技人員目前已累計投入五千多萬元在嘉興組建企業,不只是技術入股。”嘉興市副市長柴永強說,嘉興民營經濟發達,傳統產業10年前就考慮到通過創新驅動推動轉型升級,因此引進名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目前已形成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和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兩大研究平臺。“在機制方面我們有很多嘗試,核心就是如何引進和留住人才和技術。”
“自主創新、自費創業”就是嘉興市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的一項重要嘗試。
“要讓企業對我們的技術有信心還是很難的,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是共同承擔風險。”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陳秋榮表示:科研人員投資入股、自費創業,一可以取信于投資方,更容易吸引到企業與基金等社會資本投入;二可以在知識產權多屬國有資產的現行體制下,更加便利地讓科研人員分享技術創新成果的利潤;三則可以讓科研人員專心將科研成果轉化的研發工作做到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